(今周刊 - 部落格專欄 - 方‧略觀點-林志垚 - 莫忘初衷) - 2011/8/26 | |||||
莫忘初衷 | |||||
上週與一個相識多年的老友碰面,聊到我們彼此近來接觸的一些start-up。他近二十年來的工作需要面對許多新創事業。不意外的是,這之中失敗的公司遠多於成功的。他說他有一個名片盒,保存著六百多家失敗的新創事業名片,他時常打開來看看,提醒自己一些事。另外一盒保存著近一百家創業成功的公司,他倒是很少打開。 我問他:「如果你要歸納出一項那六百多家公司失敗的原因,那會是什麼? 」他沉思了好久才說:「做你相信的,不要做別人說好的。」他接著說,「大部分這個盒子裡的公司,都是在追逐他們”聽到”的市場機會,而不是自己相信或擅長的。」 我最喜歡問創業者的一個問題是: 「你(當初)為什麼要創業?」我發現亞洲跟歐美創業者回答的原因不太一樣。 如果是亞洲人,大部分創業者的回答是:「看到市場機會」,「我有一個很棒的技術」,或是直接了當的說「賺錢啊」,「不想看老闆臉色」。歸納來說,通常想到的是”What to do”,接下來想的是怎麼做(”How to do”)。一開始就提到因為夢想與熱情(”Why to do”)而去創業的並不多。 我接觸過的歐美創業者就十分不同。相當高比例的創業者先提到”Why”,花很多時間訴說理想與目標,他們常做一些亞洲人覺得的「傻事」,但樂此不疲。有了”Why”之後再談”What”,去思考做什麼事才能讓這個理想有真正的意義。至於”How”的部分,就想辦法解決吧,反正關關難過關關過。 創業是一條保證辛苦的路。常聽到的玩笑話說:「你如果要害一個人,就叫他去創業」是滿接近真實的。 開始創業後,才發覺事情比想像中複雜繁瑣,因此花了大部份時間在找方法、解決各式各樣的問題。有很多創業家午夜夢迴都會問自己:「我這樣做值得嗎?」 如果沒有一股堅定的精神力量與意志力支撐,通常很難熬過去。精神力量如果來自正面的理想與熱情比較能持續,而且有趣的是,熱情與感染力往往可以讓自己吸引到對的資源與機會。我相信壓力會激發許多不可思議的潛能,但是壓力是把雙面刃,越大結果越不可測。創業者在外部壓力越大時,越需要省視自己真正的熱情與夢想是否夠強大與清晰到願意去承受,要不然就反而是讓自己及週遭的人承受不必要的苦了。畢竟熱情與拼勁是創業的必要條件,人生還有其他選擇,並不一定只有一種方法去實現自我。決定創業後,自己一定要篤定才行! 不知為何而戰,比戰敗更令人沮喪。 在我們緬懷賈柏斯時代的結束同時,我們不妨想想我們如何學習他以熱情與理想去「創造市場」的態度,而非永遠的在「追逐市場」。 午夜夢迴,輾轉難眠時,不妨誠實問問自己,是否真的相信自己現在正在做的事。這才是一個成功者應有態度! 本文作者:
原文轉自 今週刊 【方‧略觀點-林志垚】 |
2011年8月30日 星期二
今周刊 - 部落格專欄 - 方‧略觀點-林志垚 - 莫忘初衷 (轉錄)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